“一带一路”与洪江文化遗产

作者:梁斌 来源:怀化市洪江区文物所 点击数: 次 2017-08-28 16:10:08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7年国家文物局提出了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的文物保护主题。洪江,自古是驿站,是商埠,是烟火玩家的巨镇,为“湘黔古道”上底蕴深厚、遗产最为丰富的一座古城镇文化景观。它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特殊的时代背景,一度发展成西南地区传统物资的吞吐枢纽和金融划拨中心,被专家誉为“中国内陆地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是“湘黔古道”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更是当今“一带一路”与文物保护的前沿阵地。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西南内陆节点
洪江,是在明清时期发展、崛起的商业重镇,虽偏处西南边陲,横袤不过十余里,但地扼湘滇黔咽喉要道,沅、巫两水和“湘黔古道”越境而过,上可达滇、黔、桂、川,下能通沪、汉、荆、扬,是西南物资运往中南直至吴越、沿海地区的唯一交通要塞正是因为这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特殊的时代背景等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它的形成类似于欧洲某些城市,不同于我国传统城市以政治、军事统治为中心功能赖以产生、发展,而是通过商品经济的发展而立市、繁荣的,并在短短的几百年间奇迹般的由简陋墟场,演变成环货骈积、万屋鳞次、帆樯云聚的商业巨镇和西南地区的物资吞吐枢纽、金融划拨中心、民族融合之地,一度发展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的中心,成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是“湘黔古道”上经济、文化活动的“桥头堡”。我国民俗学家林河先生在其《寻找失落的中华文明:海上丝绸之路从古黔中起航》一书中指出:“秦汉以前从四川到西域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从古黔中郡起航,经川、湘、黔、滇、印度而到达西域各国的。”其路线是主要是避开三峡险滩,通过酉阳、秀山的酉水进入沅陵(古黔中郡)沅水,再从沅水到洪江,在洪江换苗船经贵州黄平(古且兰国)到达清水江的源头,再换马帮进云南、入缅甸或越南,再从陆路或海上过印度洋到达西域。
洪江的历史脉络与社会地位
洪江古称“洪溪”,又名“雄溪”,为“五溪”蛮地,居“五溪”之首,宋代以前的洪江“梨头嘴”一直为驿站、草市(据《会同县志》记载,三国时就曾在此设驿站宋煕宁八年(1075) 洪江始设“铺”,称“洪江铺”,这时洪江应该已发展成店铺众多,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市。由于频繁商品流通,梨头嘴吸引了更多的生意人来此开店经商,并长期定居,形成了村寨。因此,宋元祐五年(1090),洪江铺改称“洪江砦(同‘寨’)”。明末清初以后,我国东南吴越、沿海地区的资本主义商业经济开始萌芽,洪江凭借得天独厚的水运交通条件,将那些产自滇、黔、桂等周边地区的木材、五倍子、水银、朱砂和白蜡等特产集聚洪江,进行包装或加工,然后再换成洪江商船,经沅水、入洞庭、进长江,运至常德、长沙以及鄂、赣、浙各埠,并转销海外市场。随之,又将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的丝绸布疋、苏广百货、瓷铁首饰等日用品运回洪江,再换成苗船(一种小船,又称麻阳船),或走陆路,通过马帮、挑夫散销滇、黔、桂等西南山区。
行商流动,来往返复,各地商贾沿江河而上下,打通南北商业水陆通道,且商业线路越辟越长,于是因为经营的需要,迫使商贾们开始沿江河岸边市镇建立中转站和客住地,同时为了维护行业利益,联络同乡之情,他们各成一帮,相继设立了各种行业宫馆和同乡会馆。因此,旅洪商贾根据洪江的地理环境,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先后建造了一大批寺院、古庙、会馆、书院、作坊、店铺、客栈、青楼等建筑(窨子屋),使洪江古商城形成了“七冲、八巷、九条街”的市井格局,城镇规模赫然显形,西南地区物资吞吐枢纽和中转站的地位日益凸显。
民国时期,洪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湖南省政府在洪江成立行署,代理省政府职权,管辖第六、十两个行政督察区,全国有20多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及外国的商人纷至沓来,仅开设的店铺就达1300余家,全城共有17家报社、23家钱庄、7家银行、12所小学、6所中学、48个半戏台、50余家妓院、60余家烟馆、几百家酒店、客栈和作坊。据《中国实业志》记载:洪江“输入货物以洋纱布疋为大宗,年约七八万元,绸缎及煤油卷烟年约五六十万元,南货年约三四十万元,苏广货年约五六十万元,其它零星货品年约十万元以上。输出货物以桐油、木材为大宗,木材年约500万元,桐油最高达700万元,最低约200万元”。是时,洪江市场货币流通量仅次于长沙,居湖南省第二,成为西南地区的金融划拨中心,为西南地区各省军阀所争夺。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产
洪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与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联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江古建筑群”,有见证洪江古商城发展繁荣历史的古纤道、古驿道、古桥樑、古墓葬等不可移动文物26处;有诠释洪江古商城文明进程的“黔省公义条规碑”、“纸业行规碑”、“六帮木业启示碑”、“新建雄溪书院碑记”、“女校创立小识碑”、“万寿宫碑记”、“忠烈宫图记”等各类碑刻39方,还有反映洪江古商城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沅江号子”、“杉枝木盆”、“常德汉戏”、“木偶”等。
洪江古商城:洪江古商城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好、规模大,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承载着“湘黔古道”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为“湘黔古道”上多民族经济、文化活动相互渗透、交流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中间站,也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内陆西南地区的重要节点和物资中转枢纽。
洪江古纤道:古纤道境内全长约3公里,是在沅江两岸不便于行走的石山上凿掘出的,便于纤夫和商客行走的道路。目前栈道边的石壁上仍保存有洪江木商常德帮、金寿帮、长沙帮、黄州帮、益阳帮、江汉帮等帮派地界碑刻多处。
洪江古驿道:该驿道境内断续保存约余3.5公里长,为“湘黔古道”支线,与会同、武冈、绥宁等县市相通,是保存下来的明、清时期洪江古商城唯一一条陆地商路,路面均由青石板铺就。
中央合作金库旧址:金库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由两个洞口,二条通道及四个洞库组成,洞内全用青砖夯实,并加以粉刷,呈对称布局建有4个库房,并开有天窗洞,库房天窗相连,集中在一处直通山顶,形似碉堡。
大兴禅寺:该寺始建于明代,中轴线上自东向西依次有山门、韦驮殿及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砖木结构,硬山顶,穿斗式构架,四周砖墙围护,整个建筑规模较大、风格独特,外墙上有百年凌霄花四株。
张祖佑古墓:该墓主人官至中宪大夫,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葬修有祭祀台和拜台,墓前墓碑两侧用青石板围护,刻有龙、凤、鹿、鸟、花卉等浮雕,有两座石狮和护墓碑,碑文记载了墓主官职及护墓告示。
野羊洞桥:该桥于清乾隆年间修建,单眼独拱,用青石块堆砌而成,桥面青石板铺就,长8.25米,宽3.65米,洪江古驿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相传由一位做豆腐的寡妇牵头出资、募捐所修
麻园口遗址:该遗址系聚落类战国遗址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其文化堆积厚约0.6米,断面上发现文化层中有红烧土和炭,集有石器残片及泥质粗绳纹残陶片,其中石器残片中有大型砍砸器和刮削器,并具有明显的使用痕迹。
水师营告示碑:由当时驻洪江长胜水师营倡立于清光绪三年(1877),碑文交待了立依据,阐明了码头的拥挤和因乱停乱摆争地盘引发众多纠纷的社会现象,将船舶停渡,木排停泊等具体事项管理措施作了明文规定。
六帮木业启示碑:该碑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立,由当时益阳帮、江汉帮、黄州帮、金寿帮、长沙帮、常德帮六帮木业经理公立。记载了六帮木排各自泊坞位置和严禁外人侵占等事谊和六帮木业经理姓名。
沅江号子:沅江号子是洪江排工在编排、放排过程中,由1位嗓音宏亮的排工领唱,其余排工同声相合,喊着一定韵律口号的一种传统音乐,起句高亢激昂,和声低沉有力,共分“扎排号子”、“放排号子”、“摇撸号子”20余种。其中“扎排放排号子”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杉枝木盆:杉枝木盆是洪江圆桶工匠(木匠的一种)用老杉树树枝加工而成的洗脸盆、洗脚盆、洗澡盆、水桶、油桶等,始于清乾隆年间。因老杉树枝质坚硬,内黄外白、纹理自然,恰似一幅精美的图案,实乃一件工艺品,当时十分畅销,系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字体: